平土村油茶种植基地
有序复工复产春耕忙
时下,恰逢春耕时节,平土村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抓产业发展不放松,带动在家和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务工,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工人在油茶基地务工
村民郭礼力在油茶基地打工已经5天了,50斤1包的水泥,他一天最少要搬10余袋上山。“我们响应政府居家隔离的号召,都有一个多月没出门了,都快憋坏了,这几天出来做农活,特别的开心。”郭礼力说道。
平土村“第一书记”石启志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我们接到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的通知后,就开始积极与贵州金灿灿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对接,挖通产业路,召集群众开始春耕种苗工作,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仅今天就有60多名村民在油茶基地里务工,每天工作8小时,60元一天,还包一餐中餐。”
引进龙头做示范
“平土村平均海拔420米,是我们两个油茶品种湘林210号和湘林27号种植的最佳选址,通过多次对接,我们公司最终才将基地选在这个区域。”贵州金灿灿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喻邦召在油茶基地内告诉记者。
平土村油茶种植基地
“从政府通知可以有序开展复工复产以后,2月27日,我们就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挖出了这条产业路,并在3月11日正式安排工人开始栽种工作。”在新挖出的产业路旁,喻邦召说道。
据了解,贵州金灿灿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已在平土村流转土地700余亩,准备了5万余颗茶油苗。亩产预计800—1000斤果,出油率在30%—40%。根据品种不同,将会两年结果和四年结果。下一步,该公司预计还将在平土村、岑字村流转土地3000亩,将油茶产业做大做强。
按照“公司+农户+合作社”的“721”分红模式,平土村的产业发展正在逐步壮大。
焕发“新活力” 让“雁”留下
走进油茶基地,另一名管护员姚祖成正在和前来务工的村民分享种植经验。“要先除草,除草过后就开始打洞、施肥、种油茶苗,后期就要观察病虫害和挂果情况。”生动有趣的培训内容让油茶基地里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听懂了,我马上下地干活了。”当姚祖成分享完种植经验,就有一名群众拿上锄头先行走进了油茶基地里。
村民姚本近
这名群众叫姚本近,40多岁,几天前还在浙江的饭店务工,当村里面的干部向他们外出务工的人告知村里开办了油茶产业,并且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姚本近便辞掉了浙江的工作,回来务工。
“如果家乡能务工,我也不想出去了!”姚本近林高兴地说,现在老家的油茶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就近务工,不仅能顾家,每天还有60元的收入。
工人在油茶基地务工
平土村发展油茶产业后,“雁”归来的不仅姚本近一人。村民杨通奎2月23日就已经前往广东开始打工,当村里面发展油茶基地需要开挖道路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将杨通奎等3人从外地请了回来开挖机,工资4500一个月。
和姚本近、杨通奎等人一样,管护员姚祖成一家4口在2月下旬就前往广东进场打工。当得知村里面发展油茶基地需要管护员的时候,妻子非常支持他回家乡建设发展。如今,他与油茶基地已经建立起了深厚感情。
看着一株株油茶苗栽种下地,“第一书记”石启志感慨地说:“如今的平土村,借着农村产业革命、实施乡村振兴的春风,打出产业发展组合拳,一个个产业项目,如辣椒、油茶基地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依靠产业带动,一个个脱贫故事正在精彩上演。”(代旭东 陈明)